道德经吟诵落地实修札记系列(二)
经络道德经引入课堂状态实录(一)
Z近的天气,秋高气爽。清早,天未亮。当窗而立,东方拂晓,似亮非亮。几只熟悉的鸟儿站在楼顶对我高歌,它们很高兴,叽叽喳喳。我清晰地感觉得到,一直涌动在我内心的某些关于经络进课堂的东西,正在逐渐变成现实。
这种变化酷似新生命的成长,那么富有力量,那么妙不可言。我被感动着,不知不觉,眼角发潮了。
汉字的起源,据史传初始为仓颉所创造。仓颉为黄帝的史官,相传他有四只眼睛,所谓“四只眼”。也就是说,他除了具有一双“肉眼”,还具有慧眼和天眼。据说他会根据日月的形状,鸟兽的足迹,观之于物,用之于心。
甚至,说仓颉创造汉字时,天地为之震惊而“天雨粟,鬼夜哭”。上天喜悦文字的出现而祝福,但鬼魅们看到人类有了文字,必然智慧大开,它们再也无法操纵和愚弄,只好抱头痛哭。
2021年9月15日星期二
今天天气也不错。现在,中国文字语言的特点,也已经被中外科学研究逐步证实了。他们说人体大脑的语言功能区有两个:一个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,另一个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。研究成果还发现说汉语的人比说英语的人更多使用大脑,说汉语的人在讲汉语时同时使用大脑,说拼音文字只使用大脑一侧。
几年前,朋友还向我推荐了《人体经络手册》。作者是台湾人吴清忠。原来他是一名机电工程师改行做财务管理,Z忙的时候他曾身兼十多家公司的总经理和咨询顾问。他坐飞机的次数大约是100多趟,相当于平均三天一次,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。
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理工男,一次偶然的机会,又使他毅然辞职,专门从事中医研究。在这本书里,吴清忠告诉读者该如何通过中医疗愈疾病。上市不到一年,这本很有IT味道的书已售出40万册。如果你去搜索引擎查一下就会发现,它在网上现在同样火得厉害。
晚上,继续翻书,又听了一会儿音乐。小心翼翼寻找“经络道德经”进课堂的Z佳状态,深怕这一次“传播道德经”的机会丢失—以致子时的天籁之音又错过了。醒来已经寅时。只能听录音,昏昏沉沉陷入梦想。
2021年9月16日星期三
昨晚,天气有些变化。我坐在阳台上,打开窗,让风吹个够。早在2500年前,古人已经发现了“音”是一种有质无形的能量波,具有“药”的作用。对人体生命能产生好的预防和疗愈及养生效果。
《道德经》全篇81课,诵读每一课都会产生对身体不同的音药效果。比如第七课《悟道》,就对应手厥阴心包经。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,气血通行之道,邪不能容,容之心伤,诵读产生的音药能够使保护组织气血通道。
肝臓,肝臓调达,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;二十课《善者》对应足厥阴肝经。肝经Z旺,肝藏血,主思维行动,推陈出新,气血旺。人卧则血归于肝,未入睡面色青灰,情志怠慢而躁,易生肝病。第五十七课《盈之》对应足少阴肾经。神经Z旺,肾藏生殖之精,肾为先天之本,申时泻火排毒,储藏精华。
现代很多研究,对用声音疗愈疾病的效果昭然若揭。“音”也是“药”。尤其是《道德经》这“上善若水”的“音药”!
2021年9月17日星期四
今年除了继续教四年级几个班。回下来,再教一年级四个班。这是我的心的要求,还是学校的安排?
一年级与别的年级有些不同。这是我早就知道的。
谦逊的人就像一潭清水。水是世界上Z柔和的东西,可它没有渗透不到的地方而且总喜欢往低处流淌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喜欢像水一样的人,也喜欢降低自己,态度谦虚的人。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给别人以舒坦的感觉……
现在,让我们一起深深地吸一口气,慢慢闭上眼睛”我喜欢朗读,也喜欢表演,当我把这段话缓缓而平和地说出来时,孩子们手拉着手,把气吸到肚子里,吸到肚子愈来愈大,我继续说,“好,憋住气,在心中数数‘1、2、3、4、5’,慢慢吐气吐到肚子里完全凹下去”。
我一边描述,一边示范,一边在小朋友里走动,“再深深地吸一口气,想象你吸入的新鲜空气或能量,停留五秒,想象好的能量将布满全身”,我走到讲台处,说“慢慢吐气,吐气时,想象身体中的脏东西,坏东西都吐走了”。
这是我教低年级孩子开始学道德经前“静心”的身心准备工作。这些深呼吸有利于学生由下课的玩耍状态进入学习道德经的“中和静定”状态。
学新闻联播主持人,我还教了学生“拱手礼” 。拱手礼是Z具中国特色的一种礼仪。拱手礼又称作揖。在诵念前,我和学生一起结恭敬手语“月亮光皎洁(一只手上举至胸),太阳大光明(另一只手上举),日月相合把手结(五指并拢掌心斜向上)”。
“光皎洁”与“大光明”的描述是依据日月光的描述来体会月亮与太阳的关系,并相应于自身左右臂。潜移默化,将人体与天地的关系植入学生的心灵。
然后一直至今,我的课堂师生互敬的礼节就是“拱手礼”。高年级孩子不是先入为主,所以有些学生有些随性,我也不作苛求。一年级孩子自从教了他们,他们不仅上课时一本正经,课间以后与我说话,必定行“拱手礼”,表情言行,无不严肃认真,我心底忍不住暗暗好笑。
说这些,我的意思是后面再教他们经络道德经进课堂的细节活动,无不惟妙惟肖,旨趣横生了。世间哪一件事,不“趣味”做才好玩?!
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
说实话,一开始我用“吟诵”带入课堂时,孩子们可乐开花了。大多数孩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,也有的孩子一本正经,紧紧地盯着我前仰后伏的姿态,有的,则漫不尽心做自己的事……
后来,我跟他们讲述了古时候读书的事情后,他们不笑了,甚至有的孩子开始跟着我摇头晃脑吟诵起来,当然还有几个孩子仍然做他们自己……我也不管。随他。但开始诵读时候,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开始非常认真起来——因为孩子们还是认为一字一句诵读才是读书……
另外,按照没有传统诵读经历的成人而言,这些枯燥艰涩的古文,一年级孩子哪会?而且,每个幼小的学生都有强大的探索欲望,也有巨大的学习潜能。这些自然发生的探索与学习都是在慧识引导下产生的,作为凭具备多年道德经教学经验的我们,在这种时候一定要耐而冷静地观察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不予干扰。
这几个星期下来,我没有越俎代庖给予帮助,整个班级,每一个学生都开始自己正儿八经的诵读生涯了。更令人忍俊不禁得是,每节课,他们都会翘首以盼我的到来。我知道,他们欢迎的不是我,是他们天性里对道德经的期盼!
2021年9月18日星期六
“小儿百脉,汇于两掌”。这是我选择经络与道德经整合的一部位。手上有很多穴位。搓手可以预防感冒,还可以提高孩子双手的灵活度。
当然,搓手的同时,我还让他们变换部位,诸如拍拍手背,手上有合谷穴,劳宫穴,能够防止头痛、鼻塞、牙疼咽喉肿痛等一切病症。手指还对应不同的脏器,搓双手的同时以转圈的方式轻轻按压指关节。
二部位是百会穴,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——百会穴与脑密切相关,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。头乃诸阳之会,百脉之宗连贯全身,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。
三部位是涌泉穴—跺脚是人体的自救行为,可以平衡上下阴阳,很多孩子一烦躁、着急,自发性的动作就是“跺脚”。为什么呢?就是为了防止气血攻心,攻脑。人生气时,内环境压力是很大的,像鼓气球一样,跺脚就能把这种压力消弭于地下。
可能,我还会选择“抖”做Z后的调整作用,具体到底如何?实践一段时间后下回再分解!